愿你身前有精彩的世界,是一腔孤勇的戰(zhàn)士;也愿你背后有父母的牽掛,是永遠無須長大的孩童。
- 1 -
每一個遠嫁的女兒,都是父母丟失的孩子。
朋友小語大學剛畢業(yè)時談了一個外地的男朋友,家里人極力反對,她一氣之下,便跟男生走了,再也沒有回家。
但她過得并不好,因為很快男生便甩了她。礙于面子,小語一直不敢跟家里說,便回到大學所在的城市,找了份工作。
有一年她生病,需要做手術(shù),躺在病床上,忽然哭了,說:“我想我媽了...…”
我也哭了,拿起手機給她,讓她給媽媽打電話,她躊躇很久不知道說什么,電話通了,就一直哭。
我告訴了他媽媽醫(yī)院的地址,不到半天,便出現(xiàn)了。
小語想多了,爸媽一句話都沒有怪她。父親一聲不吭地忙前忙后,眼睛里盡是焦灼,母親偎在床前噓寒問暖,一直握著她的手說:“你怎么那么瘦。”
我看著這一幕,眼淚又出來了,當即給我媽打了電話,說:“這周末我回家。”
說到底,父母跟子女之間,哪里會有什么真正的仇恨呢?那些所謂的仇恨,不過是不好開口的自尊,那些無以言表的愛,即使不在嘴里,也在心里。
小時候我們以為,父母鞭策我們,是希望我們能有很大的成就,可以光宗耀祖,分外光榮。但長大以后卻發(fā)現(xiàn),我們哪怕只是把自己照顧好,對他們來說,就已是最大的回報。
- 2 -
記憶中的自己從來不曾對父母說過一句肉麻的“我愛你”,沒有在逢年過節(jié)時送過禮物,沒有明確表示過想念和關(guān)懷。
而父母對于我們也一樣如此,電話里永遠都是那幾句:吃好了嗎?穿暖了嗎?工作別太累啊,早點睡吧......
如果說是我們是一群拼命往上飛的小鳥,那關(guān)心我們飛得高不高的一定不是父母,因為他們在意的,只是我們累不累。
有一次開會,我媽在微信上發(fā)了一個視頻給我,我順手掛斷了,然后她又發(fā)了一個,掛斷,又發(fā)……
循環(huán)反復了好多次,我不耐煩地回復她幾個字“我在開會,別發(fā)了...…”
過了很久,她說:“沒事,點錯了。”
我掃了一眼,沒有再回復她。臨近下班時,我下意識拿起手機翻朋友圈,赫然看到我媽點的一大堆贊,如果不是這些贊我甚至完全將她拋在了腦后。
那些贊,甚至可以追溯到兩年前的朋友圈。再也忍不住,眼睛當場就濕了。有多少說不出口的關(guān)懷,最終都變成了朋友圈里看似不經(jīng)意地點贊?
強忍住淚濕的雙眼,撥通了我媽的電話。然后假裝輕快地說:“媽,你在干嗎,這會兒不忙了?是不是想我了,我當時在開會...…”
明顯感覺到她的局促,說話吞吞吐吐,就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。
她說:“沒事啊,我當時只是想試一試家里的網(wǎng)絡,不小心點錯了,沒有耽誤你上班吧,別怪我啊。”
我連忙說沒事,她接著說,“你爸昨晚看你朋友圈,說你凌晨12點還沒睡,我們都很擔心,就想跟你說一聲,工作不要太累,把自己照顧好,其他沒事了,先掛了哈,你忙吧。”
原來她煞費苦心地找我,只是為了告訴我,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。原來在她眼里,我有多大的成就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過得好不好。
- 3 -
記得初中思想政治的課本里,有這樣一則插畫:
三位母親從菜市場買菜回來,一邊走一邊聊天,一位母親說:“我兒子在國外工作呢,可厲害了,還找一位洋媳婦。”
另一位說:“我兒子也挺厲害,他是大學教授,很多人都特別喜歡他。”
最后一位母親笑了笑,慢慢地說:“我的兒子很普通,他在銀行上班,每周都可以回來陪我。”
其他兩位都沉默了,眼睛里滿是艷羨。
你看,其實最讓父母安心的不是我們飛多高,走多遠,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陪伴,才最有幸福感。
我們可以勇敢地往前闖,不管前路多少艱險。但同時也要懂得回首張望,看看孤燈下為我們守望的親人,有著多么溫暖的目光。
一定要多回家看看,因為只有我們在身邊,他們才能確認我們的安全。我們也只有把自己照顧好,對他們來說,才是真正的福報。
因為他們,才是我們背后那個沉默的掌燈人。
愿你身前有精彩的世界,是一腔孤勇的戰(zhàn)士;也愿你背后有父母的牽掛,是永遠無須長大的孩童。